學術活動, 展覽

「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計畫觀察文章



前言
本文是針對國科會「科技藝術跨域融合與創新研究計畫」的「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計畫所進行的觀察文章撰寫,其中包含對計畫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以下簡稱建築所)副教授侯君昊的訪談,以及本文作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應藝所)助理教授顧廣毅對此計畫的觀察心得。「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中除了計畫主持人外還有三位共同主持人,分別是建築所助理教授曾聖凱以及應藝所教授許峻誠與助理教授劉辰岫,四位在這個大計畫的主題之下一起開啟了四個子計畫。這四個子計畫透過科技藝術研究與創作,以不同的裝置研發去探索人與自然、美學與物質中充滿離散與連續性的不同新關係。


訪談
Q1:是因為什麼原因啟動這個計畫呢?
A1:當初看到「科技藝術跨域融合與創新研究計畫」的徵件時,就很希望可以提案一個科技與藝術可以共存平行的計畫,尤其是要加強藝術的論述性,去避免藝術作為科技的解說工具這種比較科普性質的創作研究走向。而在主題層面,現在是一個後人類的時代,大家開始關心不以人類為中心的對自然的態度,這也是本研究計畫的背景。荷蘭藝術設計團體Next Nature Network長期關注人、科技與自然的主題,他們對於自然的定義更為激進,他們認為50億年前如火球般的地球也是自然。這意味著不管是有利於人類或是有害於人類的自然都是自然,人類不再是某些意識形態中位於自然的中心。也就是說未來我們更該關注的應該是人類怎麼繼續存活於各種可能的自然,而不是把自己放在萬物之靈的位置幻想自己可以拯救自然,因為真正該被拯救的事實上是人類自己。在這樣的前提下,本研究好奇人類在未來會怎麼與自然萬物嵌合?舉例來說,植物學家發現了植物有自己的溝通系統,並且存在基本溝通的模組結構;人類也有自己發明的科技的溝通基本模組,那未來這兩種模組有可能互相融合成一個新的系統,變成一種混合物嗎?這種混合物在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會不會有一種植物在未來不是以碳基建構存在的,所以我們提出了可能的非碳基植物的未來想像。此外,其他子計畫像是黏液的動力雕塑、超微觀尺度放大去創造新的感官體驗等等,都是試圖刻畫各種有可能的未來,並讓觀眾反思人與自然的模糊關係。

Q2:剛剛提到了去想像非碳基系統生命,並且創造出了相關的各種視覺或是體感經驗,我好奇這些對未來的想像想要給觀眾的訊息是正向、負向或是中性的呢?
A2:這個創作研究並沒有想要有正面或負面的訊息給觀眾,因為不想要創造出一種上對下說教的單向性。更想要給予觀眾的是一個中性的平台,藉此去啟發觀眾對於自然的想像,並讓觀眾感受到自然既不殘酷也不仁慈的這種存在,就像是自然中有些生物會被其他獵食者吞噬,這都只是自然的一環,沒有好壞之分。然而,這對人類的一些道德觀是有衝擊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還是比較存在一種人的生命是比其他事物重要的價值觀,甚至對於可愛的動物比較容易產生憐憫之心。但是,這個創作研究希望傳遞的訊息是人與自然沒有這麼大的差異,人有時候被奪去生命也是有可能的,人不一定是自然中最重要的。舉例來說,在災害經驗中人類可以去感受到那種生命的脆弱跟人性的無助,而這種生命經驗是可以展現人在自然中的渺小。而這種感受是與人定勝天這種人可以超越自然的心態是很不同的。所以這個創作中想要傳遞的審美經驗是很刻意中性的,帶出一種自然萬物沒有絕對好或絕對壞的思維。雖然可能跟觀眾的經驗有一點距離,但這還是這個計畫想要堅持的部分。

Q3:這讓我想到荷蘭作為低地國,在國家發展中長期需要面對海平面上升等等自然災害的挑戰,也激發了他們在科技上的發展,例如高度科技化的農業技術、填海造地等等。這某種程度上也養成了他們在科技發展上人定勝天的精神喊話,以及高度擁抱這種線性的現代性發展的狀態。而在荷蘭的藝術文化領域,則平行地發展出了針對這些科技發展所進行批判的各種論述。像是你之前所提及的荷蘭藝文團隊Next Nature Network對自然的態度,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對於自己文化的反思。而西方世界這樣對於自己過於線性發展的反思也讓我想到了原住民社群中對於自然的宇宙觀,感覺很接近這個研究計畫中想要提出的中性的質地,人與自然萬物是共存平行的那種態度。同時也想請問在這次計畫中,在這樣的態度之下進行創作研究,有遇到什麼挑戰嗎?
A3:這個計畫有蠻多挑戰的。在研究過程中,將非有機的模組轉化成有機的形式跟狀態,大約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直接對於有機體的模仿,相對來說比較單純,就是讓模組可以對環境有一個很直接的反應。到了第二層次,我們會期待接收了環境的資訊之後可以有一定程度的運算與分析,並有一個基本的理解(這裡的理解不是指意識上的理解,而是一種運算後的回應)之後,再做出反應。這樣的過程比較像是模擬一個生命體在環境中接受到資訊並自己作出回應。到了第三層次則是最難的,就是希望非有機的模組可以產生一個自己的動機,然後才是對環境作出回應。也就是說建立一個在環境中自己孕育出來的一種本能,但這個層次還比較挑戰,目前這個研究計畫還比較著墨在第二層次。這是目前遇到比較挑戰的部分,但也是未來會想繼續發展的。這裡的第三層次的發展,並不想要跟現在AI技術有所結合,主因是現有的AI技術還是很著重在大量資料整理出來的技術,我們比較有興趣的是一個很緩慢且原始的學習過程,漸漸產生出來的那種求生需求。這目前來說還是很挑戰,但會是未來很想繼續研究的主題跟方向。

Q4:在計畫中,科學、科技的理論被視覺化與物質化成感性的輸出,想請問這樣的跨領域實踐存在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的意義嗎?
A4:處理傳統上的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我們想做的是跳脫傳統的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舉例來說,數位科技像是現在連線wifi是很迅速的,但是這事實上少了一種生物與生物之間接觸的一段曖昧模糊不清的階段。像是國外有在提的Social Object,就是可以互相溝通的物件,就是想要建立一個生物間的模糊性的詮釋。也就是科技在這樣的詮釋之中多了一種曖昧、人文關懷甚至是批判性,而這種方式所產生的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跟傳統的上對下的線性的系統是不同的。

Q5:對於國科會的「科技藝術跨域融合與創新研究計畫」有什麼看法跟建議呢?
A5:在這個計畫中,很多人在討論科技與藝術合作的中間,究竟是藝術佔比比較高,還是科技的佔比比較高。有些人表示可以一半一半,但就我的觀點,我不覺得可以剛剛好兩邊各50%,一定會有一定的偏重。倘若是著重在科技,則會變成藝術科技,類似像是展示科技之類的方向,那麼其中藝術性跟實驗性的探索的成分相對就會比較低。若是較偏重藝術的話,可以說就是科技藝術,這部分可以有更多藝術性的探索,但是學術的發表可能就比較不容易有明確的成果。兩種偏重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不同問題,或許在未來可以分成兩個組別,讓不同的研究方向可以分開徵件,去避免資源分配不均勻的問題。不過在學門領域的建立初期,本來就不容易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都是需要慢慢摸索,希望未來國科會可以繼續有這個計畫去支持這個領域的發展。


觀察
在「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計畫中我的觀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有機物與無機物交織而成的新自然。這個計畫嘗試利用各種數位科技去建立模組並模擬自然中的各種脈動,甚至產生出自己的互動模式,然後遙想在未來這些無機物的模組有可能鑲嵌在原本是有機物構成的自然環境。在這個推測情境中,原本自然的定義被擾動,曖昧的邊界反而提供了觀者一個中性的平台可以自由想像。可能是徜徉在一個美麗的烏托邦,抑或是一個不被慾望的警世寓言,都端看這些裝置作品會如何與觀者的生命經驗產生交互作用。
這讓我想到英國藝術家Alexandra Daisy Ginsberg的作品《Growth Assembly》(2009),剛好形成了一個反向的對比,Ginsberg在這件作品中想像利用合成生物學去操縱植物的DNA,讓植物可以直接生長成一些我們生活所需的日常產品物件的型態,透過這個推測情境我們可以察覺作者利用生物學技術去調控碳基生命系統去服務人類的消費主義社會。當「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中各種非碳基生命的誕生,形成各種新生命模組的想像時,《Growth Assembly》卻反其道而行讓碳基生命漸漸失去原本我們對於生命跟自然的認識,成為了人造物。這些不同的面向雖然是相反的,卻都緊緊地扣合了科技的發展進程。因為科技的關係,自然與人造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不清,而其中的每個層次都蘊含了各種需要被人類仔細反芻思考的部分。而這些作品也在這樣線性的科技進程中,邀請大家進行更深入的批判與反思。
除此之外,我的觀察的第二個部分是在「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中,科學知識被轉化成各種感官體驗,這是現今許多科學傳播所需要被拓展的部分。因為大部分傳統的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比較是單向的幫助科學家輸出科學知識,並且使用比較淺顯易動的方式轉譯艱澀的科學與科技給觀眾,但是往往有上對下的階層,缺乏了更多感性的、具啟發性的以及具批判性的層次。對我來說像這個計畫這種科技藝術研究創作,提供了科學傳播一種新的型態。除了傳遞知識之外,更可以讓觀眾用身體去感受科學,提供了一個感性地接觸科學知識的可能性。
美國平面設計師Camila Kennedy在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的畢業作品《The Best Descriptor is Fuzziness》(2019)就是一個有趣的案例。Kennedy認為很多物理理論會需要平面設計師設計特定的圖像去解釋,但是有些物理知識的抽象程度已經很難透過平面的圖像去詮釋,因此在這件作品中他設計了一個充滿霧氣與聲響的環境去詮釋一些特定的物理知識。這個做法挑戰了學習科學知識需要閱讀文字與圖像的慣例,讓觀眾可以用身體的聽覺、觸覺等等其他感官去感受科學知識。這個作品提出的觀點與我在「異自然:感知-離散-連續體」中所感受到的部分經驗產生了有趣的重疊。
最後,從這兩個部分的觀察以及與計畫主持人侯君昊的訪談,我們可以窺視到第一屆「科技藝術跨域融合與創新研究計畫」的部分成果。雖說草創時期有諸多空間需要有更多的討論與改善,但是不可否認這樣的研究計畫補助還是開拓了原本學術領域較難碰觸的科技研究的感性部分。然而,科學研究可以如何與藝術創作交織並蛻變成一個全新的狀態,讓體驗科技、科學的人可以用其他感官去接觸科學、科技知識,對我來說在這個時代是非常關鍵的。那是因為新興科技所延伸的各種文化爭議與倫理問題都不是純科學研究有辦法處理的,而藝術創作所鑽研的正是複雜的人性、慾望、情緒等等各種感性的層面。因此,希望未來這個補助計畫可以繼續延續,並成為鼓勵這種跨領域研究與創作的典範。

文 / 顧廣毅
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