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2017交大應用藝術所創作聯展

Three Mountains - 2017 Group Exhibition by NCTU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展出日期:2017-06-08 ~ 2017-07-05
地點: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交通大學圖書館 B1藝文空間


一座山頭、兩座山頭、三座山頭,創作者的旅途有著無盡的山頭。我們在個人、 作品與外在世界之間來往探看,在作品的本質、意義、行為反覆探問。漫漫旅程, 我們追尋、探索、遊歷,發現創作不只是座山,也是曖昧多解的霧嵐,也是豐富 曲折的旅程當下。
我們總是在途中。

3 年、3 月、3 天,時光引領我們攀越創作的坡崖,我們在書頁中穿梭,在風景 中徘徊,在影像中流動。

「三山」是本次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主題,創作者面對眼前無盡的山頭,嘗試透過各種方式思索,找尋作品與外界連結的可能。與藝術接觸的過程就猶如登山--帶著裝載前人經驗與自身期盼的背包,從山腳開始盤旋往上。自山腳向山頂仰望的姿態如此直接;但實際走來,路途迂迴,我們必須深入山林,有時甚至必須暫時駐足,才能繼續按圖索驥,找尋前往山頂的路。

本次展出涵括了視覺傳達組、工業設計組以及兩門課程的學生作品,創作媒材豐富多元,包括產品設計、錄像藝術、書籍設計、插畫繪畫、平面設計、複合媒材等,創作者企圖藉由各種創作形式,帶領觀者進入無盡的想像空間,打破思考的疆界,開創獨特的視覺語彙。
走入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本次「三山」展覽主視覺,透過粗獷的筆觸傳遞溫度,並運用鮮豔的紅色連結熱情,以這樣的方式引領觀者進入重重山景。第一景為遠眺重山,觀者還未進入其中,代表作品創作的初期,還在尋探,這個階段一切都如同置身事外,在不斷的思考和收斂的過程中,希望可以找到一條最正確的路,第二景為已進入設計的脈絡之中,在這個過程裡,創作者已經明確地找到方向,感受到目標,斗大的紅圓,代表著引領登山者的太陽。第三景為登峰,抵達了自己期許的地方,由淺入深,找到了創作的價值。

右手邊第一件作品是由李宜軒所創作的《Seed Project》,透過凝鍊的平面海報設計,將種子的意象轉化為生命每個重要時刻的連結。接著是,蔡素玲的《斑馬.鹿》,以油畫的方式描繪出神秘奇幻的國度,萬物皆可在自在的生長、進化,透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只要人們願意相互尊重與珍惜,美好的國度便在不遠處。

位於展場1F與2F轉接處的是陳靈丹的系列創作,包括一顆心臟裝置和兩個繪本《Sunshine Hotel》、《小伙》。以《Sunshine Hotel》揭開時空的帷幕,讓觀者隨著心臟裝置和繪本《小伙》中,感受創作者在經歷了八仙塵暴事件後,不斷和自己對話溝通的生命結晶。
延著階梯拾級而上,便能一眼望見蔡君沂以灰泥、壓克力及ABS製作而成的作品《墩淼》,透過灰泥與透明的相互呼應,呈現寬闊而深不可測的視覺意象。對面左側有一間以紅白黑三色打造的色彩小屋,是蔡雅婧的《色彩的力量》,她有別於一般品牌識別系統設計,而是借用品牌設計的方法,以品牌視覺識別系統為載體,詮釋一些抽象、觀念性的事物,為顏色本身設計一套完整的視覺形象。右側可以看見一整面大牆懸掛著紅白相間的插畫作品,是吳睿哲的繪本創作《點名時刻 Roll Calling Time》,結合了新材質的製作與現成物的轉化,以另一個角度揣摩生物的特徵,它們或許是織物上的鈕扣是創作者的頭髮、甚至是十元商店購來的止滑墊,在這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成為動物們的一部份。在左側轉角處,可以看到陳君平的《Begin with Death》結合了繪本、插畫、動畫,以平板電腦透過循環圖像播放,在靜態漫畫的框格中堆疊片段,透過重複而折返的意象,累積出死亡後的日常生活。

進入暗室,在轉角右側的甬洞裡會看見林宇涵的《走出洞Out of the Cave》,透過複合媒材的運用,傳達每個人心裡都藏著意識到的或沒有被意識到的洞穴,慣於躲藏其中的我們,決定起身走出時,前方的風景便已不同。轉向左側甬道,可以進入陳宜惠的《迷津 /Lost Trek》暗室坐下來欣賞約半小時的影片,她用紀錄片的形式,將所遇到的醫治與療癒關係納入,觸碰跨越三代的生命皺摺,試著將其揭開、探索,並重新折疊,更期待著可以找尋到心靈拼圖中遺缺的蹤跡。最後一間是李家瑜的即時影像作品《Seeing》,以日常生活中訊息的觀看以及社會參與入題,嘗試思考觀看本身的權力歸屬與我們之間的角色關係。

在展場樓梯上來左側拐個彎可進入本次的課程展區–《藝術家的書》與《平面設計》兩門課程。在徐慈璟老師指導的《平面設計》展區共有15位同學參展,將為平面設計中基本的設計元素-字型-作為主軸,重新以平面的基本構成檢視字型本身型態時,將字型轉化為一種新的設計語彙。透過不同程度的字型定義─字母、單字、段落間交互的探索,以及與紋理圖像間的參照,而每本書冊都將展現創作者與字型間不同的對話空間。

在賴雯淑老師指導的《藝術家的書》展區共有20位同學參與,包括廖穗菁〈知書答禮〉、李沁珊〈住在窗裡面的詩〉、張昕妤〈軟軟的光〉、蔡欣岑〈局部的故事閱讀在同一片海〉、江坤森〈夏休み〉、楊育珊〈靈感的載體〉、廖珮瑜〈告訴您〉等人的手工書。他們由古典書籍縫製出發,發展出多變的複合媒材藝術創作書,作品風格多樣,別出心裁,手工縫製,細膩獨特並具個人特色,將為觀者開啟另一扇由書進入的藝術世界。

當代藝術所呈現的面貌就像一座被雲霧籠罩的山,接近它、瞭解它的過程即是一種自我省視。藝術創作亦是如此,即使由山頂俯瞰也無從得知山的全貌,我們只能深入山林,撥開繚繞的雲霧,去理解、觀察它的不同面貌。越是深入探看,便能窺見越多。我們在不斷地探尋過程中,不斷遠望,才發現原來我們繞了一大圈,而答案正在自己的腳下。誠摯地邀請您一同走入這無盡的山頭,充分感受2017年交大應藝所聯展所帶來的精采旅程。